胜肽(Peptide)、蛋白質(Protein)於高效液相層析儀(HPLC)分析之分離策略

進行胜肽與蛋白質HPLC分析方法最佳化時,可從以下因素切入考量:

層析管柱

官能團與相對應的管柱膠體孔徑大小
⇒ 根據胜肽和蛋白質的分子量大小和疏水性來選擇最適合之組合。
一般來說,大分子樣品使用大孔徑和低表面疏水性的層析管柱。

移動相

梯度首選0.1% TFA/acetonitrile條件
⇒ 如果是有各種離子特性之混合物樣品,可調整 1) TFA濃度, 2) 酸種類 以及/或pH
⇒ 調整梯度條件
較大之蛋白質使用2-propanol可能有分離效果

溫度

溫度對改變分離選擇性或改善峰形有效果。但是,可用的溫度範圍受到層析管柱耐用性之限制。
(強酸性條件+加熱會加速官能團的降解=縮短滯留時間和/或增加不利於膠體和樣品之間的二次作用力)

<<如何選擇逆相層析管柱>>  <<Bioseparation Catalog>>

比較管柱不同孔徑與不同官能基差異對分離效果的影響

我們比較了分子量介於 4,300~17,000的蛋白質與胜肽樣品對於不同孔徑與不同官能基分離特性的比較。由以下圖譜觀察可以發現,適合這個分子量範圍的管柱為C8, 200 Å。若孔徑或是官能基選擇未進行最佳化,我們會觀察到較寬的峰型以及較差的解析度。使用適合樣品的管柱可以得到漂亮的峰型以及優越的分離結果。

1.Cytochrome c           (MW 12,400)
2.Insulin (Bovine)          (MW 5,700)
3.Amyloid β-protein      (MW 4,300)
4.Lysozyme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(MW 14,300)
5.α-Lactalbumin           (MW 14,100)
6.Myoglobin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(MW 17,000)

Column 5 μm, 150 X 4.6 mmI.D.
Eluent A) water/TFA (100/0.1)
B) acetonitrile/TFA (100/0.1)
25-60%B (0-20 min)
Flow rate 1.0 mL/min
Temperature 37°C
Detection UV at 220 nm

管柱溫度以及移動相的影響 (抗菌胜肽分離最佳化)

結構 (抗菌胜肽) 

HPLC 條件

Column YMC-Triart C18 (1.9 μm, 120 Å),
50 X 2.0 mmI.D.
Flow rate 0.4 mL/min
Detection 220 nm

管柱溫度影響

改變管柱溫度會改變選擇性並改善峰形。高耐用性層析管柱 Triart可提供更廣泛的使用溫度範圍。 溫度控制可用作方法最佳化的工具。

Eluent A) water/TFA (100/0.1)
B) acetonitrile/TFA (100/0.1)
25-45%B (0-5 min)

移動相酸類型、濃度以及梯度條件的影響 (於70°C)

我們也可藉由改變酸類型和/或濃度來改變選擇性。 當化合物的離子特性差異很大時,這是一個很有效的分離策略。

Eluent A) acid-containing aqueous solution
B) acid-containing acetonitrile solution
(0.1% HCOOH in B solution is 0.08%)
Temperature 70°C

添加2-propanol於移動相中

2-propanol添加於移動相中並梯度最佳化。改善了peak 1及peak 2的解析度並維持一樣的分離時間。

Eluent A) 0.1% formic acid in water
B) 0.08% formic acid in organic solvent
Temperature 70°C